深圳浩亿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
国际物流-COD小包-跨境电商物流
欧洲COD物流专线/跨境COD物流
发布时间:2023-07-15

然而运力的恢复并没有赶上国内复工复产的速度,全球订单与产能大量涌入中国。同时成堆的集装箱滞留在欧美码头,再加上码头卸货效率低、集装箱回转迟缓,运费直接坐上火箭。关于去年以来海运暴涨的原因,我们已拆解多次,简单概括可以理解为:供需严重不匹配,再有苏伊士运河堵船、盐田港疫情等黑天鹅事件叠加,终让一个集装箱翻了10多倍的价格。

上游吃肉,下游喝汤,海运暴涨之下货代躺赚的狂热现象,在行业成了广为流传的暴富神话。去年不少货代从业者告诉36氪:“不正常才是一种常态。”

事实上,大多数人仍对运价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,毕竟垄断了90%运力的联盟有着海运市场大的话语权,还有货代签署了长期合同稳住运价。

海运周期的起伏,总是出乎意料,今年下半年,运价快速下跌,不少跨境卖家表示,运价甚至已经跌回了疫情之前的水平。以美西航线上一个货柜为例,去年高点时可以达到2万美金的均价,如今已跌到3000美金,跌幅超80%。

停航大潮也在掀起,据海运咨询机构德鲁里数据显示,从9月19日到10月23日,在跨太平洋、跨大西洋、亚洲-北欧和亚洲-地中海等主要航线总共750个预定航次中,有122个航次取消,取消率达16%。船公司取消16%的航行但是海运的溃败却有迹可循。一方面是随着海外用工短缺的情况有所缓解,码头的周转效率开始提升,港口堵塞较之去年明显缓解。

另一方面是供需回调,疫情以来线上消费的火热,一定程度透支了海外的消费能力;再加上受通胀影响,海外消费前景依旧低迷。根据洛杉矶港口9月的进出口数据显示,作为美国大的集装箱吞吐门户,洛杉矶港的进口总量同比下降26.6%,这也是自2020年5月以来的低水平。

而更令人惊恐的是,船公司们的造船竞赛却仍持续。其中,趁着海运暴涨的余热,地中海通过购置大量二手船,一举超过了马士基坐上了全球集装箱海运的把交椅;而马士基也在10月5日,逆势宣布追加6艘新能源船舶的订单。据Alphaliner数据显示,在2023年将有近240万标箱的新船运力交付,而到2024年,还将有280万TEU的运力被投放到大洋上,并且如今700万TEU的船舶订单量,已远超了2008年的660万TEU纪录。


展开全文
优质商家推荐 拨打电话